栏目分类
你的位置:天舶手表价格 > 新闻动态 >
巴基斯坦要采购歼-35?5月12日,印巴传来消息,歼-10CE一战成名
发布日期:2025-05-22 14:38    点击次数:111

2020年,印度空军接收首批5架法国制造的阵风-M战斗机,这批飞机属于2016年签署的26架采购合同。

同一时间,巴基斯坦向中国订购36架歼-10CE战斗机。

两条看似平行的军购轨迹,在四年后演变为南亚天空的直接较量。

阵风-M的单价达到2亿美元,印度为此支付了超过50亿美元的总费用。

法国达索公司在2022年完成全部26架飞机的交付后,印度于2024年4月28日宣布追加采购26架同型号战机。

九天后的5月7日,这批新订单尚未到货之际,印度空军在与巴基斯坦的空战中损失3架阵风-M,后续又有一架坠毁。

巴基斯坦空军在空战中投入的歼-10CE取得5:0战果,这批中国制造的四代半战机在2022年开始交付,2025年首次经历实战检验。

空战结果引发外界对四代机市场价值的重新评估。

阵风-M作为四代半战机的代表,其2亿美元的单价超过美国五代机F-35A的裸机价格。

尽管F-35A基础售价7800万美元,但配套的武器系统、维护保障和训练体系使实际采购成本急剧上升,埃及采购24架F-35A的总支出达到50亿美元。

隐身性能的差距更为明显,歼-10CE的雷达反射截面积约0.4平方米,而F-35的隐身设计使其雷达信号特征降低至0.001-0.01平方米量级。

五代机市场的垄断格局影响着各国的采购决策。

美国通过F-35项目整合盟友国防工业的策略产生副作用,日本“心神”、韩国KF-X等五代机计划相继搁浅,全球可供外销的五代机仅剩F-35和中国的歼-35。

这种局面使印度陷入两难:采购F-35需面对美国武器出口附加条款的约束,且美印缺乏正式盟友关系带来的信任危机真实存在。

土耳其因采购俄罗斯S-400遭美国制裁的前例,以及埃及采购F-35需接受美方全程监督的现实,都加深了印度对美制武器的戒备。

巴基斯坦的军备升级路线呈现不同特点。

歼-10CE在实战中的表现强化了其作为现役主力战机的地位,每架约4000万美元的成本仅为阵风-M的五分之一。

尽管中国已具备出口歼-35五代机的能力,巴基斯坦空军当前的策略是优先完成四代机队的现代化。

这种选择基于对地区军力平衡的判断——印度短期内难以突破五代机采购困局,更可能通过升级现有苏-30MKI机队和增购阵风-M维持空中力量。

国际军火市场的地缘政治属性在印巴博弈中尤为明显。

印度两次采购阵风-M均选择法国而非美国或俄罗斯产品,反映出其避免过度依赖单一武器来源国的战略考量。

法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军售限制较少的国家,既能提供先进装备又不会附加过多政治条件,这种特性恰好契合印度的外交需求。

相比之下,巴基斯坦选择歼-10CE除性能价格因素外,中巴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带来的体系兼容优势同样关键,从雷达预警体系到导弹武器的无缝衔接放大了装备的实际作战效能。

未来南亚空中力量的发展可能呈现差异化路径。

印度在2025年追加采购阵风-M的决定,显示其仍将四代半战机作为中期主力。

尽管阵风-M在实战中暴露短板,但达索公司承诺的升级方案包括新型电子战系统和“流星”远程空空导弹的整合,这些改进可能延长其服役周期。

巴基斯坦方面,歼-10CE的规模部署和实战成功为其赢得战略缓冲期,是否采购歼-35将取决于印度五代机项目的实质性进展。

现有情报显示,印度更倾向与欧洲国家合作开发五代机而非直接引进,这个周期通常需要十年以上。

军备竞赛的成本约束在两国体现得截然不同。

印度为52架阵风-M支付的104亿美元,足够巴基斯坦采购260架歼-10CE。

这种悬殊的效费比差异迫使双方采取不同的建军思路:印度追求技术优势的单项突破,巴基斯坦侧重体系对抗的性价比优化。

当阵风-M与歼-10CE的较量从性能参数表转移到真实战场时,装备与作战体系、人员训练、指挥控制的融合程度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变量。

南亚次大陆的空中力量平衡尚未因五代机出现根本改变。

美国对F-35出口的政治限制、俄罗斯五代机项目进展迟缓、欧洲暂无非隐身五代机计划,这些因素共同维持着当前四代机主导的格局。

2025年的空战结果可能加速作战理念的革新而非单纯装备换代,隐身与反隐身技术的对抗、无人机与有人机的协同作战、电子战能力的全面提升,这些领域的发展或将重塑未来印巴空中较量的形态。

【免责声明】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如有事件存疑部分,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。